





是學校標志性建筑,定名為“得一”突出的是“道”,得名《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同時又提示師生員工,每日精進,總有一得,要不懈努力。以仁得道,以道行仁,大學文化、南審文化的精義由此可見。

以圖書館為中心,周邊廣植名木佳花綠草,建有曲橋、水榭、亭臺、棧道等親水場所,綠波蕩漾,四季如畫,臨水而思,可見“天光云影共徘徊”,促發(fā)人心天理的呼應,引人遐想。

學校將圖書館定位為南審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其外在表現(xiàn)為追尋知識的寶庫,學科研究的中心。在裝潢風格上采取動靜結合,交流大廳及其他場所盡展青春活力,色塊鮮明,學習及研究場所則以柔和靜美為主旋律;在空間分布上突出內外一體,既是全校中心標志,也是飽覽校園美景的絕佳方位,樓宇內庭又是外庭,讀者可以仰山俯水,可以相坐聚談;在閱讀肌理上張揚主體平等,不再按身份劃分閱覽區(qū),而是按照閱讀是社會交往、是求知求智、是學術研究、是消費休閑的理念,按照不同需求陳列資源;在信息共享上創(chuàng)造交往機遇,大學教育從根源上看就是為師生及其相互之間創(chuàng)造了交往條件,讓其相互蒙發(fā),同生共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