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院 報道
9月24日,金融學院舉行開學典禮暨“金融第一課”系列活動。下午,學院組織了開學典禮暨專業教育介紹會,幫助同學們深入了解各個專業方向。當晚在敏達學報,我校1980級金融校友、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原副行長胡慶華先生以“選擇金融,大有可為”的主題,為2025級全體新生作專題講座。
胡慶華回憶了自己當年在蘆席棚搭建的教室中艱苦求學的歲月,感慨時代變遷和今日學習條件的優越,勉勵同學們珍惜當下。他以“我們是最幸運的一代銀行人”為引,回顧了中國金融業自改革開放以來波瀾壯闊的發展史。從1978年全國僅有一家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到如今銀行業機構數量、從業人員、資產規模均實現跨越式增長,他用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案例向新生們展示了中國如何成為一個金融大國,成績來之不易。同時,他客觀分析了當前金融發展的形勢,并強調金融業永遠是一個好的行業,從事金融業仍然是一個好的選擇,金融人仍然大有可為,任重道遠。他結合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強調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戰略目標以及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風險、推進金融開放等重要使命。
面對臺下新生,胡慶華拋出了“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這一深刻問題。他指出,大學四年,不僅是系統學習專業知識的階段,更是培養適應社會核心能力的關鍵時期。他勉勵廣大新生既要胸懷遠大的理想,也要保持腳踏實地的作風;既要修煉積極陽光的性格,也要鍛造勇往直前、不留遺憾的勇氣和魄力。胡慶華校友指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機會,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責任,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他寄語金融學子:要將個人奮斗的涓涓細流,主動融入國家發展的浩蕩江河,勇擔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在建設金融強國的宏偉征程中,成就一番大有作為的事業。
在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提問,針對大家提出的“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以及“人工智能如何重塑金融業態”等一系列前沿問題,胡慶華給予了耐心專業的回答。
除了校友講座,學院還于當天下午在競秀一報和競秀二報同步舉行了新生開學典禮暨專業教育介紹會。各專業系主任、老師就專業的特色、優勢及未來發展前景做了詳細講解,優秀青年教師代表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學習與成長經驗。學院黨委書記王家華與院長石巋然寄語新生,希望大家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充分利用學校和學院提供的優質資源,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在未來的學習和實踐中,勇于探索、敢于爭先,成長為具備國際視野和本土情懷的復合型金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