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園書院 翟力嬌 陸嘉欣 楊煬 報道
10月11日下午2點,澄園書院有幸邀請到了校實驗中心教師張燕妮,在澄典書屋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關于“外國人在中國創業現狀調查暑期社會實踐分享”的講座。
本次講座分別從團隊介紹、實踐過程、經驗分享三個方面展開。講座伊始,張燕妮向同學們闡明了孵化器的重要使命:孵化出千千萬萬的創新文化創造者、擔當者和傳承者,在文化生態上讓創新創業植根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理念之中。同時引出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目標和意義:了解各大孵化器企業背后的發展歷程、各地政府對于外國人在中國就業創業的政策和態度,研究外國人在中國創業中孵化器的存在和現實意義。
隨后,張燕妮用簡潔干練的文字輔以活動過程中的照片,從人員選拔、活動設計前期準備、實踐開展、材料總結這四個方面向大家詳細而生動地介紹了整個實踐的流程,其中著重為大家介紹了實踐開展這一方面。實踐組以分隊的形式分別采訪了南京市浦口高新區國際招商部門、蘇州市HEDONIA紅酒禮儀文化公司Matthieu、從杭州市NiHub孵化器、蘇州市黃金河公司以及上海市澳大利亞貿易投資委員會創科基地,從對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孵化器企業的采訪中足可見該小組的“認真篤行,全面調研”。此外,張燕妮還提到了及時思考總結、積極交流探索的重要性,并與同學們分享了她們小組的方法:堅持每次采訪前召開簡潔的預備會議,并在每次采訪歸來召開課題小組會議與團隊總結會,研究與討論課題,交流每天所得、所思,交換新鮮想法,大膽突破創新。通過這種方法,在展示材料總結目錄時,該實踐小組取得的成長與成就都是十分顯著的。
在最后的經驗分享階段,張燕妮向同學們分享了成員們總結出來的四點經驗:尋求經驗,充分準備,靈活調整,團隊協作。同時,她與小分隊成員們對本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也進行深刻認真的反思總結,教會了同學們許多學習做事的方法。在張燕妮分享完暑期實踐調查經歷后,同學們就暑期實踐這方面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她也做了耐心充分的解答,她解釋道:暑期社會實踐是引導大學生走出象牙塔,走進社會的一扇門,在暑期社會實踐中學生們可以不斷拓寬視野、增加才干,實現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她希望同學們對未來的自己能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增強自身努力學習和社會相結合的信心和毅力,敢于拋棄前人軌跡,樂于探尋新的學術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