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書院 嚴子湫 報道
今年是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元帥帶領新四軍東征初抵南京高淳點燃抗日烽火80周年,為進一步了解新四軍的光輝歷程,增強大學生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6月23日沁園書院學生黨支部組織20余名學生黨員開展了“追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精神”主題黨日活動,實地尋訪高淳區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部舊址、西舍—溧高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群。
高淳是新四軍第一支隊東進抗日,進入蘇南地城的第一站,也是我們尋訪的第一站——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部舊址所在地。陳毅在高淳期間,積極開展黨的統一戰線工作,走訪國民黨縣長楊鼎侯和地方士紳,向他們宣傳新四軍的抗日宗旨和統一戰線政策、抗日的有利條件與光明前途,同時他還深入農家了解民情,開展社會調查。陳毅在高淳期間曾激情滿懷,提筆疾書,寫下了《東征初抵高淳》的社園詩篇。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見到了新四軍繳獲的日軍武器等歷史文物展品,一件件文物與一段段介紹,讓同學們真實感知曾經的那段歷史。
尋訪的第二站來到了西舍—溧高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群,位于高淳區椏溪鎮躍進村西舍自然村。1943年11月下旬,新四軍十六旅取得溧高戰役勝利后,中共蘇皖區委決定在高淳、溧水、溧陽三縣結合區建立溧高抗日民主政府,擴大茅山抗日根據地,為奪取抗戰最后勝利寫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江渭清、王必成、葉飛、鐘國楚等曾在此活動,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紅色資源史料豐厚。
抗日民主政府大會堂、貨管局、財稅局、紡織廠、兵工廠、警衛營、國華初級中學舊址……11個圖文并茂、文物豐富的展廳,在講解員的引領下,我們仿佛回到了八十年前的西舍,了解了當年新四軍的生活景象、戰斗情況,“新四軍西舍抗日紅色堡壘”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國有史以史為鑒曉春秋,家有譜以譜為宗礪后人”,銘記歷史是對歷史的尊重,新四軍的鐵軍精神只有在銘記之下才能夠代代相傳,永垂不朽。
隨后,學生黨員們與尋訪團一同向抗日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默哀鞠躬,進行了紀念儀式。
紀念儀式結束后,在高淳西舍村的溧高縣國華初級中學舊址內,大家聆聽了《新四軍軍歌》紅色合唱、《東征初抵高淳》、《東征第一站》、《江南抗戰之春》等篇章的朗誦及新四軍花墻門戰斗的故事。
在尋訪過程中學生黨員們表示通過身臨其境感受黨和國家奮斗發展的歷程,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貢獻力量。
(責編 趙環球)